经过20世纪80—90年代的发展与积淀,新千年之后的中国陶瓷文化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艺术风格向传统回归,曾经喧嚣一时的西方现代艺术对陶瓷艺术的影响处于徘徊状态,面向过去,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精耕细作、贴近传统的艺术追求成为陶艺界的主流;二是陶瓷绘画的迅猛发展,大量外地职业艺术家涌入景德镇,给这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南国小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由于这些艺术家的专业和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介入为陶瓷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显著变化,那就是艺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多样格局的形式深入发展,陶瓷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新千年的初期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方卫国就是众多外来艺术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早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后分配到国家话剧院工作,作为国内知名的舞台美术设计师,他曾参与策划数十个重要活动的舞美设计,如1997年香港回归文艺晚会、2005年中国妇女大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在业内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方卫国2004年开始介入陶瓷艺术创作,在此之前他一直进行油画和国画创新,且颇具建树,如他的宣纸油画就是一种对绘画材质的全新尝试。作者以宣纸为媒介,将西方的形式技法、东方的题材内容融合在一起,寻求一种全新的审美认知,这种探索给他后来的艺术实践带来诸多启示。油彩在宣纸上晕染后的斑驳效果、自然形成的纹饰与肌理等技巧对他的陶瓷创作有着直接影响,如他对色釉、色料等不同材料的精确控制和掌握,对自然纹理的钟爱和利用,就是其宣纸油画艺术的延续性发展。
经过在景德镇近十年的辛勤耕耘,方卫国在陶瓷绘画方面取得了不菲成就。作为一个外来艺术家,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阅历让他对陶瓷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这种认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他风格不同的画面上都有体现。方卫国很欣赏产瓷区艺术家的传承意识,重视传统精髓的延续,但他更强调创新,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提升、实现绘画语言的突破,创造出体现当代人精神需求和时代特性的作品是他思考和实践的重点。因此,无论是青花、新彩、粉彩或颜色釉,方卫国笔下的形象都远离传统窠臼,那些因叛逆而愈显灵动鲜活、极具张力的形象让人过目不忘。为了充分体现自己的艺术思想,让形式更好地服务于主题,他在题材和用笔上也力求变新,兼容古今,强化个人图式和语言风格的融通。如其最为钟爱的瓷板画艺术,作品结构铺张、色调辉煌、细节精湛、气度非凡,其中既有传统的神韵,也有时代的形式美感,较之明清以降低眉顺眼、柔弱纤细的传统瓷画人物有着质的区别,那些或庄严肃穆或幽邃深沉的画面意境显现出的恢弘博大的美学风格,已经超越了工艺之美的精丽细腻,有着俊朗放逸的特征。
色釉瓷板画《侍者》系列是方先生近些年的得意之作,画面瑰丽多变,恣意流淌的颜色釉纵横交织,勾勒出美轮美奂、极富动态美感的背景。画中人物端庄沉静,或凝神静立,或若有所思,衣纹流利飘逸、细劲有力,寥寥几笔就生动再现了对象的风韵和神姿。墨线勾绘的五官和双手浓淡相宜,极富弹性和肌理感。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色釉语言的无比丰富性、韵律感构建出画面的动态美,脱离传统壁画艺术程式化的细节描摹,在动静相宜、虚实互依的组合中,完成了绘画技法的传承与衍变,这种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大胆抽取与重组,赋予对象以现代感的表现方式在方卫国的创作中屡见不鲜。
《敦煌印象》系列作品同样体现了艺术家的这一偏好:画面的整体结构恢弘雄奇,线条构建起的骨架在色釉间穿行,厚重斑驳的画面因此多了份灵动与清新,主体人物也似乎从华丽铺张的背景中慢慢浮现,有着舞台剧的效果。作者通过斑斓的色彩、游动的线条和色块的对比营造出的具有冲突性的一幕,是其多年的艺术修养与审美眼光潜在地发挥影响,也是其数十年来艺术积淀薄发的具体体现。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